你的位置:幸运飞行艇开奖时间 > 幸运飞行艇开奖时间介绍 > 搭建家校互动桥梁 筑牢和谐德育根基
发布日期:2025-01-25 19:58 点击次数:126
本文转自:梅州日报
■ 刘宝明
万丈高楼平地起。在教育的广袤版图中,小学阶段的德育至关重要,它为孩子的未来发展铺就底色。而想要构建起稳固和谐的德育大厦,家校互动这座桥梁不可或缺。家庭与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大关键场所,唯有紧密携手,才能为孩子营造出全方位、立体式的德育环境。
当今社会,信息传播迅速且繁杂。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类良莠不齐的内容,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元素、短视频里扭曲的价值观,时刻冲击着小学生单纯的认知。加之社会上部分功利主义、冷漠现象的存在,常常让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在道德判断上陷入迷茫,给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。
学校作为德育的主阵地,在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德育课程常以理论讲授为主,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灌输道德理论,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。比如讲解爱护环境的重要性,却没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实践,导致学生缺乏深刻体验,难以将知识内化为自身道德准则。而且,面对大班额教学,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品德发展需求,德育工作很难做到精准施教。而部分家长过度聚焦孩子的学业成绩,“唯分数论”盛行,认为只要成绩好,一切皆好,从而忽视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。在教育方式上,有的家长对孩子百般宠溺,有求必应,致使孩子任性妄为、以自我为中心;有的则简单粗暴,奉行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,孩子稍有差错便严厉斥责甚至打骂,这不仅伤害孩子的心灵,还易引发逆反心理,阻碍良好品德的养成。
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,都不可能在孩子德育教育上单打独斗。只有家校互动,发挥各自优势,互相合作才是明智之举。学校具备专业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教学体系,能够系统地传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;家庭则以其独特的亲情纽带和日常陪伴,在孩子品德塑造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。当家校通过互动达成德育共识,就能将学校的专业引导与家庭的温情培育紧密结合。比如学校开展诚信主题教育,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诚实行为及时肯定,对撒谎行为严肃纠正,双方协同发力,就能为孩子营造浓郁的诚信教育氛围。
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其性格、兴趣、家庭背景各异,品德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。家校互动能让教师与家长全方位了解孩子。教师通过与家长沟通,知晓孩子在家的表现、成长环境,进而在学校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引导;家长从教师处获取专业建议,依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调整教育方式。比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,教师在课堂上多创造发言机会,家长在家多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,共同助力孩子融入集体。
学校德育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,主要集中在校园内的特定时段。而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,家校互动打破了这种限制,将德育延伸至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。学校组织爱国主题教育后,家长可在假期带孩子参观红色纪念馆,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和培养爱国情怀;学校倡导关爱他人,家长可引导孩子在社区帮助邻居,使德育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延续。
创新家长会形式,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师汇报模式,增加互动环节,是家校共育的重要举措。如设置家长经验分享环节,让教育有方的家长分享成功经验;开展小组讨论,针对孩子常见的德育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。同时,善用信息技术,借助微信、QQ等即时通信工具,建立班级群或家校沟通平台。教师及时发布德育活动通知、学生在校的品德表现;家长随时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,如孩子主动做家务、与邻里发生矛盾等,以便教师和家长共同引导、处理。此外,老师要强化家访工作,定期家访是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。教师通过家访,与家长面对面交流,了解家庭氛围、家长教育方式,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品德发展情况,共同商讨教育策略。
家庭与学校如同车之两轮、鸟之双翼,搭建好家校互动桥梁,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德育力量,筑牢和谐德育大厦的根基,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,让他们在品德的滋养下,成长为有担当、有爱心、有责任感的社会栋梁。
(作者单位:兴宁市罗浮中心小学)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